產品
RESOURCES 2050年的工作未來:全球遠見展望

2050年的工作未來:全球遠見展望

19分钟
26
更新: 2025年6月10日
更新: 2025年6月10日
2050年的工作未來:全球遠見展望

當世界加速邁向前所未有的科技進步,工作的本質正在以深遠的方式演變。到2050年,許多今天的概念,如「辦公室」、「團隊」、「通勤」、「任務」、「專案」等,可能會被重新想像或變得過時,而全新的工作方式也可能從尚未發明的技術中產生。伴隨自動化、人工智慧(AI)和數位連接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人們如何工作、在哪裡工作,以及與誰(或什麼)一起工作,正在經歷重大轉變。

本文探討這些可能的未來,並結合重要研究與針對線上工作平台Bitrix24用戶所做的最新研究,提供個人對2050年工作環境的願景快照。

工作未來的研究與預測

對工作未來的猜測早已引起研究人員、科技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關注。根據最近世界經濟論壇的《工作未來報告》(2023年),預測到2027年,近8500萬份工作可能被機器取代,同時9700萬個更適合人類、機器與演算法之間新分工的新職位可能出現。

麥肯錫公司預測,到2030年,全球最多30%的勞動力可能因自動化而被迫轉換職業。人工智慧(AI)通常被視為這場變革的核心。像ChatGPT、自主機器人和機器學習平台等工具,不僅在增強任務效率,而且越來越取代原本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認知工作。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為,AI對知識型工作的影響將最為顯著,從根本上改變從金融到醫療等行業。然而,這些預測提出問題與解答一樣多。

• 社會將如何適應?
• 工作的未來會提供更多自由與彈性,還是將以監控與不安全感為特徵?
• AI會不可逆地重塑我們的工作習慣,還是會自然地被採納?

為了解決這些不確定性,除了聽取專家意見,也必須聆聽勞動者本身的聲音。

基層報告:Bitrix24在線工作平台的見解

為了更好地了解人們如何想像工作的未來,我們對Bitrix24的用戶進行了調查。Bitrix24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在線工作平台,被來自零售、諮詢、製造和政府部門等各行業的專業人士廣泛使用。

2050年工作期望的八個關鍵問題

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一系列關於2050年工作的前瞻問題。結果顯示出一種複雜而引人入勝的樂觀、務實與想像的結合。以下,我們根據更廣泛的全球趨勢分析這些發現。

105.jpg

最受歡迎的答案是「3到4天」(50.16%),其次是「5天或更多」(28.48%)和「2天或更少」(21.36%)。這表明許多工作者預期會朝向更短的工作週,可能是由於AI帶來的效率提升或社會價值觀的改變。目前在冰島等國家已經試行的四天工作週,到2050年可能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多支持。

112.jpg

近一半的受訪者(49.19%)認為AI將提供重大協助,而只有10.36%預期協助有限。這強化了AI將成為未來工作場所重要組成部分的敘述——不一定是全面取代工作者,而是深度嵌入日常任務中。這些結果與德勤和普華永道的預測一致,兩家公司都預測人機協作的混合模式將成為常態。

106.jpg

雖然36.89%的人預期將在家工作,但一個引人注目的20.39%預期會轉向虛擬現實辦公室。這暗示未來空間限制將被解除,沉浸式環境可能成為標準。這也與Meta和蘋果等公司對元宇宙和空間計算技術的投資增加相呼應。

107.jpg

一半的受訪者仍然想像虛擬會議和麵對面會議的結合(50.16%),這表明即使技術不斷發展,面對面互動仍然受到重視。有趣的是,15.86%的人認為即時翻譯耳機將成為主流,成為全球協作的潛在遊戲規則改變者。全像通訊也受到關注(25.24%),呼應可能很快成為現實的科幻場景。

108.jpg

這裡的回應明顯分散。自動駕駛汽車(24.60%)和智慧公共交通(24.60%)位居榜首,反映出對便利性和永續性的雙重信念。傳統交通仍然佔據22.98%的事實表明,並非所有人都相信即將發生的變化,而噴氣背包(6.15%)等更具未來感的選擇表明,一些受訪者傾向於大膽猜測。

109.jpg

大約三分之一(33.33%)的人表示完全自動化“很有可能”,而39.81%的人不同意。其餘的(26.86%)則不確定。這種謹慎的分佈凸顯了在人工智慧主導的環境中圍繞工作保障的複雜情緒。它反映了當前勞動力市場的焦慮,特別是在行政、客戶服務和文書部門。

110.jpg

「AI工具在團隊專案中的無縫整合」(46.60%)是最常見的回答,強調了AI將成為團隊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13.92%的人預期腦機介面作為溝通工具,顯示出對尖端甚至超越人類的協作模式的開放態度。

111.jpg

虛擬AI助手(43.37%)和無處不在的AI(32.36%)佔據主導地位。這表明未來AI既會通過介面可見,也會在背景中默默運行。機器人工作助手和類人AI伴侶的想法也表明,人類與科技的關係將越來越人性化。

區域差異與詮釋:理解對工作未來的不同看法

雖然Bitrix24調查的全球數據提供了對2050年工作期望的一般看法,但仔細觀察區域回應則揭示了重要的文化、經濟和基礎設施差異,這些差異塑造了人們對未來就業的看法。

以下是該調查中最明顯的四個差異,以及基於背景的可能解釋。

1-1.jpg

全球共識顯示對更短工作週的強烈傾向,50.16%的人預期3-4天的工作週。然而:
• 在德國,有64.71%的人預期仍將工作5天或更多,遠高於全球平均
• 意大利雖然接近全球觀點,但也有42.11%的人預期工作5天或更多,遠高於全球平均的28.48%

可能解釋

德國的高比例可能反映了該國根深蒂固的工作倫理和成熟的工業經濟,其中結構化的日程安排和生產力受到高度重視。製造業、工程業和出口導向型產業的強大存在可能意味著對依賴自動化或創意排班的靈活模式的轉變較慢。相比之下,意大利的分歧可能反映了經濟不確定性和相對較低的勞動市場流動性。意大利工人可能預期在一個工作保障較不穩定的市場中需要更大的工作投入。在這兩個國家,社會規範和經濟模式似乎抵制了超靈活或減少工作週的快速採用。

2-2.jpg

全球範圍內,近一半(49.19%)的人認為到2050年AI將在工作任務中提供重大協助。相比之下,拉丁美洲(LATAM)的受訪者則更保守:
• 只有36.23%的LATAM受訪者預期AI將提供重大協助,而53.62%預期協助有限

可能解釋

這種謹慎態度可能源於基礎設施和教育差距。拉丁美洲國家可能不像北美或歐洲那樣廣泛接觸先進的AI技術或數位轉型基礎設施。此外,可能對自動化可能加劇失業或不平等的普遍懷疑或謹慎態度,特別是在已經脆弱的經濟體中。受訪者可能認為AI是一種輔助工具,但尚未成為工作場所的變革力量。

3-3.jpg

全球範圍內,36.89%的人預期將在家工作,20.39%預期將轉向虛擬現實(VR)辦公室。區域對比鮮明:
• 在德國,大多數(52.94%)預期將在傳統辦公室工作,只有5.88%預期VR辦公室將成為主要工作場所
• 在波蘭,27.27%的人預期將在VR辦公室工作,遠高於全球平均

可能解釋

德國對傳統辦公室的偏好可能反映了該國的企業結構和監管環境,這些環境通常強調面對面工作,特別是在金融、政府和工程等領域。此外,德國普遍存在的隱私和數據問題可能導致對沉浸式技術(如VR)的採用速度較慢。

波蘭對未來工作場所概念的接受可能與其年輕、科技敏銳的勞動力有關,再加上近年積極的數位現代化努力。隨著創新型企業生態系統的增長和IT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波蘭受訪者可能對非傳統工作場所創新更加開放,甚至感到興奮。

6-6.jpg

對工作自動化的預期出現了重大分歧:
• 在巴西,39.52%的人認為他們的工作極有可能被自動化,高於全球平均
• 在德國,只有11.76%的人持此觀點,而82.35%的人認為完全自動化不太可能

可能解釋

巴西受訪者可能更清楚自動化對低技能部門的就業替代潛力,而這些部門在新興經濟體中更為普遍。在一個非正式就業普遍且經濟波動性高的國家,AI可能被視為一種威脅,而非機會。相反,德國的信心可能源於其強大的職業培訓體系、健全的勞動保護措施,以及該國將AI作為工具而非替代品的領導地位。此外,對監管和企業框架的信任可能更高,這些框架可以負責任地管理AI轉型,而不導致大規模失業。

關於區域細微差異的最終思考

這些區域差異凸顯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工作的未來並非單一的。雖然全球趨勢提供了方向性的視角,但本地文化價值觀、經濟結構和技術成熟度深層次地影響了工作者如何想像他們的職業未來。當政策制定者和企業領導者為2050年做準備時,他們必須考慮這些差異——不僅是為了定制策略,而且是為了確保AI和自動化能惠及所有人,無論地理位置。

結論

雖然對工作未來的預測往往偏向抽象或猜測,但Bitrix24用戶的調查提供了一種腳踏實地卻富有想像力的視角。受訪者大多預期一個更加靈活的未來,其中較短的工作週、AI驅動的工具和混合溝通形式將塑造職業生活。儘管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特別是關於自動化和失業問題——整體語氣是謹慎的樂觀。當我們為2050年做準備時,將技術進步與人類價值觀對齊至關重要,以確保工作的未來不僅高效,而且公平且令人滿意。

關於Bitrix24

Bitrix24是一個免費的線上工作平台,旨在幫助企業進行數位轉型,並以2050年的方式管理銷售、客戶和員工。自2012年以來,全球已有1500萬家公司接受了Bitrix24帶來的線上協作未來。如果您希望為您的公司帶來同樣的轉變體驗,現在就創建您的Bitrix24帳號——無限使用者免費使用。
閱讀並下載2050年的工作未來:全球遠見展望

目錄
工作未來的研究與預測 基層報告:Bitrix24在線工作平台的見解 2050年工作期望的八個關鍵問題 區域差異與詮釋:理解對工作未來的不同看法 關於區域細微差異的最終思考 結論 關於Bitrix24